第536章 算是初战告捷-《明末最强钉子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,可以光从斩获的首级数量中得到证明。
    并且提出,愿意将一部分首级赠予祖大寿作为掩护的酬劳。
    面对刘继虎恳切的目光。
    祖大寿只能发出一声长叹,同意为其掩盖事实,但婉拒了首级的赠送。
    当天,刘继虎迅速上报了大捷的消息。
    而祖大寿也表了附意。
    此时,中军主力已经越过连山,接近塔山地区。
    得知杏山的包围已被解除,且前锋部队刘继虎部斩获了四百余颗敌军首级,全军士气大振。
    对初战告捷的消息。
    温越还好。
    但监军张霖若、监军王恩宠等人闻讯后欣喜若狂。
    随行的各总兵和将领们也同样欢欣鼓舞,认为初战告捷是一个极好的开端。
    而且,斩首四百多级的战果算是非常不错了。
    出于迫切的心情,再加上杏山已在明军控制之下,道路安全无虞。
    第二天,张霖若、王恩宠以及众多兵备官员和一众总兵,率领各自的护卫营和骑兵队伍,急忙赶往杏山堡。
    在那里,他们亲眼看到了刘继虎所斩杀的敌军首级。
    无不为之振奋。
    在监军王恩宠仔细核验了战果之后,他立刻为刘继虎记下了重大功劳,并与兵部侍郎张霖若一同迅速向京城传递捷报。
    当这份捷报传至京城时,整个京师为之震动。
    崇祯皇帝对此感到极大的喜悦。
    随即,他提升刘继虎为署都督佥事,并在战后,兵部商讨后,给予更多的奖赏。
    祖大寿因在战斗中有所策应,也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嘉奖。
    然而,对于这场战斗的真实情况,人们心中仍存有疑问。
    刘继虎最初报告称,在杏山遭遇的敌军仅为镶红旗和镶白旗。
    总数不超过万人,其中精锐的披甲士兵约有数千人。
    那么,为何后来会突然面临三万敌军的围攻呢?
    这是否表明刘继虎存在轻敌冒进的行为?
    但所有人都认为,初战的胜利对于提振军队士气至关重要。
    其他的问题相比之下,显得不那么重要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捷报的传播让皇帝龙颜大悦,发下奖赏,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重要的。
    在这种共识之下,尽管刘继虎可能犯了一些小错误,但大家都选择忽略不计。
    张霖若更是温和地表扬了刘继虎及其有功的将士,承诺将他们的功绩详细记录下来,并对牺牲和受伤的士卒给予优厚的抚恤。
    此刻,明朝的骑兵部队已全部集结在杏山。
    步兵和辎重也在快速赶来。
    而情报传来,清朝军队仍在猛烈攻击松山,局势十分危急。
    在杏山与松山之间仅隔二十里的距离.
    刘继虎主动请缨,希望能够再次率领大军前往松山进行救援。
    然而,由于他在之前的战斗中斩获了四百余颗清军首级。
    这一辉煌战绩让其他将领羡慕不已,纷纷争相要求担任前锋,导致刘继虎失去了再次领军的机会。
    经过讨论,决定派遣满桂和曹变蛟各自率领其麾下的精锐骑兵前往松山救援。
    温越特别叮嘱两人,务必谨慎行事,避免轻敌冒进。
    满桂和曹变蛟接到命令后,当天便赶到了松山,与围城的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
    在战斗中,他们成功斩杀了数十名建虏,解除了松山的包围。
    并迅速向后方传递了大捷的消息。
    根据两人的战报描述,清军十分狡猾。
    他们在锦州南山东设置了伏兵,同时在松山北岭也埋伏了精锐骑兵,试图引诱明军出战。
    但是,明军并未上当,清军的计谋未能得逞,最终被迫撤退至峰路山。
    战报还提到。
    清军在松山东北的黄土岭地区秘密建立了营地,挖掘了深深的壕沟。
    意图切断明军通往小凌河的战略要地。
    此外,在杏山西北靠近女儿河的毛家沟山岭,也有大量的清军驻扎。
    峰路山上更是营帐连绵。
    清军在松山通往锦州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大量骑兵,形势异常严峻。
    dengbi.net      dmxsw.com      qqxsw.com      yifan.net
    shuyue.net      epzw.net      qqwxw.com      xsguan.com
    xs007.com      zhuike.net      readw.com      23zw.cc
    第(3/3)页